大河图述易之周易注疏之乾卦第三-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 视频讲解
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注:处下体之极,居上体之下,在不中之位,履重刚之险。上不在天,未可以安其尊也;下不在田,未可以宁其居也。纯修下道,则居上之德废;纯修上道,则处下之礼旷。故“终日乾乾”,至于夕惕犹若厉也。居上不骄,在下不忧,因时而惕,不失其几,虽危而劳,可以“无咎”。处下卦之极,愈于上九之亢,故竭知力而后免于咎也。乾三以处下卦之上,故免亢龙之悔;坤三以处下卦之上,故免龙战之灾。
音义:惕,他历反,怵惕也。郑玄云:惧也。《广雅》同。厉,力世反,危也。无,音無。《易》内皆作此字。《说文》云:奇字无也。通于无者,虚无道也。王述说天屈西北为无。咎,其久反,《易》内同。重,直龙反,下同。知,音智。
正义曰:以阳居三位,故称“九三”;以居不得中,故不称“大人”;阳而得位,故称君子。在忧危之地,故“终日乾乾”,言每恒终竟此日,健健自强,勉力不有止息。“夕惕”者,谓终竟此日后,至向夕之时,犹怀忧惕。“若厉”者,若,如也;厉,危也。言寻常忧惧,恒如倾危,乃得无咎。谓既能如此戒慎,则无罪咎,如其不然,则有咎。故《系辞》云:“无昝者,善补过也。”此一爻,因阳居九三之位,皆以人事明其象。注“处下体之极”至“免龙战之灾”
正义曰:“处下体之极”者,极,终也。三是上卦之下,下体之极,故云“极”也。又云“居上体之下”者,四、五与上是上体,三居四下,未入上体,但居上体之下,四则已入上体,但居其上体之下,故九四注云“居上体之下”,与此别也。云“履重刚之险”者,上下皆有阳爻,刚强好为险难,故云“履重刚之险”。云“上不在天,未可以安其尊”者,若在天位,其尊自然安处,在上卦之下,虽在下卦之上,其尊未安,故云“未可以安其尊”也。“下不在田,未可以宁其居”者,田是所居之处,又是中和之所,既不在田,故不得安其居。“纯修下道,则居上之德废”者,言若纯修下道以事上卦,则己居下卦之上,其德废坏,言其太卑柔也。“纯修上道,则处下之礼旷”者,旷谓空旷,言己纯修居下卦之上道以自骄矜,则处上卦之下,其礼终竟空旷。“夕惕犹若厉也”者,言虽至于夕,恒怀惕惧,犹如未夕之前,常若厉也。案:此卦九三所居之处,实有危厉。
又《文言》云:“虽危无咎。”是实有危也。据其上下文势,“若”字宜为语辞,但诸儒并以“若”为“如”,如似有厉,是实无厉也,理恐未尽。今且依“如”解之。“因时而惕,不失其几”者,“因时”谓因可忧之时,故《文言》云“因时而惕”,又云“知至至之,可与几也”。是“因时而惕,不失其几”也。“虽危而劳”者,“若厉”是“虽危”,“终日乾乾”是“而劳”也。“故竭知力而后免于咎”者,正以九三与上九相并,九三处下卦之极,其位犹卑,
故竭知力而得免咎也。上九在上卦之上,其位极尊,虽竭知力,不免亢极,言下胜于上,卑胜于尊。
附
惕:戒惧,小心谨慎,小心害怕。
正确性,向上,向下 都要考虑,警惕反省,无灾害过咎是有前提的,就是乾的大势。
时者 位也。
愈:好,好过,胜过,越过。
二爻多誉,三爻多凶,四爻多惧,五爻多功
作者:大河图2022年11月6日整理编写
视频解读在下方下载链接,请保存到百度网盘里自行观看。若提取码失效请留言或者联系客服索取。
您好,文章未完,以下内容隐匿!请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购买本站文章阅读权限!
若未登录,请登录后再试!
作者每周都更新周易五术内容,内容涵盖易理、堪舆、梅花易数、六爻、小成图、六壬、奇门、四柱、命理星象、面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