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的势、形决定龙贵贱?什么是风水宝地?-《葬书》.内篇精细解读
形势论
千尺为势,百尺为形。
千尺言其远,指一枝山之来势也。百尺言其近,指一穴地之成形也。
大河图解读
两晋南北朝时候的一尺约25.8cm,千尺约258米,百尺约25.8米。这个只是作为参考作者说的千尺和百尺到底是多少米,心里有个概念,作者说千尺是虚指,那“千尺为势,百尺为形”,怎么解读:用白话就是在穴场看来龙或者四周山川,258米远以外的,我们看其来龙或者砂的形势,气势。25.8米左右的我们看其形状外形,形与势既是分开,也是整体。
势来形止,是谓全气,全气之地,当葬其止。
原其远势之来,察其近形之止,形势既顺,则山水翕合,是为全气之地。又当求其止处而葬之,斯尽善矣。止之一字,最谓紧。世之葬者,不乏全气之地,但于止处则有昧焉耳。夫千里来龙,五尺人手,才差一指,尽废前功,纵奇峰耸拔,秀水之玄,皆不为我用矣。若得其传,知其止,则如数二三,辨黑白,人或见其莽然,可左可右可移可易,而不知中间自有一定不易之法、尺寸不可迁改者。《掼》云:立穴若还裁不正,纵饶吉地也徒然。高低深浅如葬误,福变为灾起祸愆。
大河图解读:
势和形是相互依托又衬托的关系,远观龙以龙的本身特质的气势而来,有其龙的特质到近处有其形和他衬托,或者说形为势的产物,势和形本为一体之气也是全气,龙到气脉温和之处,也是形的止步之所,应该选择在近处形的止步之地找一个真气聚合的地方下葬。
下面再解释下全气之地,龙的生气从千尺外的地势遥遥而来,到了穴场近处,观察地形的停止。这样地势和地形配合而来,那来龙的身边的山水也聚合到一起,搭配协调,达到聚集生气的目的,这样的地为全气之地,全有周全,周备之意,意思就是砂水配合周备,气自然周全。如果在全气之地,找一个聚气的地方,葬人,这就做到最好了。而“止”是最关键的,这个字有两层意思或者说是注意的地方,一是形止,二是气止,形止是大范围的,气止是在形止的大范围中找一个小范围的止聚聚合之地。
世人葬地,不缺乏全气之地,但是找寻气聚合止储之地,很多人就犯了糊涂,变得蒙昧了。千里百里遥遥来龙,然而点穴只在五尺(1.3米左右)之间,即使差错一个手指的距离,也前功尽弃。即使再好的山川秀丽,之水曲曲,都不能为我所用了。如果知道气的传送规律和方法,知道气所止储的法则,那找生气就如同数数一二三或者辨认黑白颜色一样容易。有些人很蒙昧,对这个止的地方把我不准,觉得可以左右上下随便移动,却不知道,这个里面有他的不能随意改变的法则在其中,尺寸不是随意更改的。可见此书定是删减或者逸失一部分。所以《掼》上说:扦穴的时候,如果四周选择的不对,即使处在大吉之地,也发挥不出作用来。穴或高或低,或深或浅,如果裁剪的不对,福也会变成灾。
总结下势和形的大小关系,势的作用大于形,因为只有势才能生出形来。
山势回环如人待然,贵人端坐,面揽器具
宛委自复,回环重复。若踞而候也,若揽而有也。
宛委自复,指其势而言。或顺或逆,即委蛇东西或为南北之意也。回环重复,以其形而论。层拱叠绕,即朝海拱辰之义也。全气之地,其融结之情如此。若踞而候也。如人踞然不动,而有所待然。 若揽而有也。如贵人端坐,器具毕陈,揽之而有余。
大河图解读:您好,文章未完,以下内容隐匿!请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购买本站文章阅读权限!
若未登录,请登录后再试!
作者每周都更新周易五术内容,内容涵盖易理、堪舆、梅花易数、六爻、小成图、六壬、奇门、四柱、命理星象、面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