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风水、气的行走、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,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-《葬书》内篇解读
是以铜山西崩,灵钟东应。
汉未央宫一日无故钟自呜,东方朔日:必主铜山崩应。未几西蜀果奏铜山崩,以日揆之,正未央钟鸣之日也。帝问朔何以知之,对曰:铜出于山,气相感应,犹人受体于父母也。帝叹曰:物尚尔,况于人乎!昔曾子养母至孝,子出,母欲其归,则啮指,而曾子心痛。人凡父母不安而身离待侧,则亦心痛,特常人孝心薄而不自觉耳。故知山崩钟应,亦其理也。
大河图解读:
汉武帝时期,偶有一日未央宫中的铜钟无人敲打而自己鸣响,东方朔就对汉武帝说:一定是主兆铜山崩塌。没过几日(当时没网络,消息滞后),四川蜀中奏报说铜山崩塌,推测时间,正式未央宫中铜钟自己鸣响的日子。汉武帝遂问东方朔是如何知道的?东方朔说:未央宫的铜钟的铜是出产自铜山之铜,就像是人为父母所生,铜山为铜之父母,他们的气是一体的,相互感应。汉武帝感叹道:物尚且如此,何况是人呢?
以往曾子侍奉母亲非常的孝顺,一日曾子外出,其母亲思念他,就想让曾子回家,母亲就咬破自己的手指,而曾子就感应到自己的心隐隐作痛,这也是气感而应,心灵相系。但凡人的父母身体不适而在一旁伺候,子女也会感觉心中疼痛,如果遇到心不在父母身上而感受不到疼应,这是为什么呢?乃是人心不孝,远离心系,应自然没有了,这也应了养子养母的感应了。这个道理和铜山崩而钟应,道理是一样的。这种感应不止于父母子女,只要两人心相系之,都会感应。
这个故事就是在说明,葬故人为什么可以应到子女的福报。其实就是一句话,心系之,气自应之,古有衣冠冢就是一例。
您好,文章未完,以下内容隐匿!请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购买本站文章阅读权限!
若未登录,请登录后再试!
作者每周都更新周易五术内容,内容涵盖易理、堪舆、梅花易数、六爻、小成图、六壬、奇门、四柱、命理星象、面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