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气、穴地、葬者与子孙福荫之间的关系-《葬书》.内篇精细解读
五气行乎地中,发而生乎万物。
五气即五行之气,乃生气之别也,夫一气分而为阴阳,析而为五行,虽运于天实出于地。行则万物发生,聚则山川融结,融结者,即二五之精、妙合而凝也。
人受体于父母,本骸得气,遗体受荫。
父母骸骨,为子孙之本,子孙形体,父母之枝,一气相应,由本而达枝也。故程子曰:卜其宅兆,卜其地之美恶也。地美则神灵安,子孙盛,若培壅其根而枝叶茂,理固然也。恶则反是。蔡季通曰:生死殊途,情气相感,自然默与之通。今寻暴骨,以生人刺血滴之而渗入,则为亲骨肉,不渗则非。气类相感有如此者。则知枯骨得荫,生人受福,其理显然,不待智者而后知也。或谓抱养既成,元非遗体,僧道嗣续,亦异所生,其何能荫之有?而不知人之心通乎气,心为气之主情通则气亦通,义绝则应本绝。故后母能荫前母子,前母亦发后母儿。其在物则萎薮螟蛉之类是也,尚何疑焉。
经曰:气感而应,鬼福及人。父母子孙,本同一气,互相感召,如受鬼福,故天下名墓在有之。盖真龙发迹,迢迢百里,或数十里,结为一穴。及至穴前,则峰峦矗拥,众水环绕,叠嶂层层,献奇于后,龙脉抱卫,砂水翕聚。形穴既就,则山川之灵秀,造化之精英,凝结融会于其中矣。苟盗其精英,窃其灵秀,以父母遗骨藏于融会之地,由是子孙之心寄托于此,因其心之所寄,遂能与之感通,以致福于将来也。是知人心通乎气,而气通乎天。以人心之灵,合山川之灵,故降神孕秀,以钟于生息之源,而其富贵贫贱,寿夭贤愚,靡不攸系。至于形貌之妍丑,并皆肖象山川之美恶,故篙丘生申,尼丘孕孔,岂偶然哉!呜呼,非葬骨也,乃葬人之心也;非山川之灵,亦人心之灵耳。世有往往以遗骨弃诸水火而无祸福者,盖心与之离故也。
大河图解读
五行之气即金木水火土之气于地中运行发生“生克制化”,从而产生万物,地为万物之母体,注意这是根据我们人类认知的地球上的万物。五行之气是由阴阳二气组合之后产生的,其根本是一致的,都是由原来的一元之气产生阴阳二气,阴阳二气产生五行之气,五行之气产生万物,万物都有相,只是只对不同的物种或者层阶所见之相不同罢了,有相皆有生灭。阴阳二气在天为运行,为健,易云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是人效仿天之不辍,君子当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,但是这个积极的态度是不可见的,发于心(为天),行于事(为物为地)。天之气运行不可见,施于地发生万物,一空一实,本为阴阳了。地中天地氤氲之气融结凝聚,山川形成,这些都是阴阳二气到五行之气的精华,组合凝聚而成。您好,文章未完,以下内容隐匿!请联系管理员开通会员购买本站文章阅读权限!
若未登录,请登录后再试!
作者每周都更新周易五术内容,内容涵盖易理、堪舆、梅花易数、六爻、小成图、六壬、奇门、四柱、命理星象、面相。